血常规作为临床三大常规检测之一,是每个检验科室的必备开展项目。随着血细胞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血常规从最初的三分群、五分类发展到如今的六分类。六分类血常规主要是指在五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未成熟粒细胞(IG)检测,主要区别体现在对白细胞的检测能力上。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
2020年发表的《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指出:未成熟粒细胞(IG)主要是指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
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中IG含量极低,在全血粒细胞计数中比例低于1%。IG在外周血中出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增强、髓血屏障破坏或出现髓外造血的重要信息,是临床对炎症、血液病、败血症和成人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等进行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进而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帝迈新一代DH-615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基于核酸荧光流式细胞术三维分析平台,除传统的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准确检测外,还可快速自动检测外周血中的IG,并通过IG报警、计数绝对值以及散点图表示其异常(见检测案例分析),并在IG计数的重复性(精密度)和准确性方面表现优异(见表1和图1)。
▲ 图1. DH-615系列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G
· 临床信息:男,18岁,临床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仪器提示:WBC增高达到85.91×10^9/L,IG%增长达到35.5%;WBC信息提示“未成熟粒细胞?”。
· 图形分析:在DIFF散点图上,中性粒区域上方出现大量蓝色异常散点(箭头所指),提示可能存在未成熟粒细胞。
· 镜检结果:可见大量的幼稚粒细胞,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箭头所指)。
▲ 图2. 镜检图示
方法:选取4例高低浓度IG的新鲜静脉全血标本,每个样本在DH-615仪器上连续测试10次,计算出变异系数CV。
▲ 表1. DH-615系列血细胞分析仪IG重复性检测结果
结论:DH-615仪器的IG检测重复性结果稳定,当IG#在0.3x10^9/L左右的低浓度下,DH-615检测IG值的变异系数(CV)仅为7.4%,远远低于传统显微镜镜检的误差。
方法:选取62例EDTA抗凝新鲜静脉全血标本,在DH-615仪器上检测一次后,再对其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计数,每例样本数200个细胞,将仪器和镜检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 图3. DH-615系列血细胞分析仪IG相关性
结论:与镜检结果相比,DH-615仪器的IG%参数具备良好的相关性,反映出DH-615具有良好的IG检测准确性。
IG作为一个重要报告参数应用于临床,DH-615的检测高重复性和准确性,能大幅度降低检验科室镜检率和复检率,有效优化检验人员的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为临床科室在血液病及炎症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助力提升临床诊疗效率,推进精准医疗落地。